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浙大国际化 > 综合信息 > 正文

席酉民谈改革开放40年:从77年高考亲历者,到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者

2018-10-12 09:56 作者: 西交利物浦大学 来源: XJTLU 浏览:
摘要: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应江苏省教育厅“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与教育”主题征文活动之邀,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与大家分享了40年来他亲身经历和见证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变革和发展的故事。...
        1974年3月2日,我高中毕业返乡劳动,从学校推着自行车,驮着个竹皮箱子回家,这一劳动就是四年。
 
        1977年秋季恢复高考。那时候我们在农业大会战的工地上,晚上从工地回来,点着煤油灯看书。这一年的考试竞争非常激烈,78年到了春节的时候,一直拿不到通知书,想着可能没戏了。
 
 
         我当时是生产队的打井队队长。一天傍晚,我往井场走,半路有人叫我,说有个通知寄到你家里,我拿到一看,是录取通知书。
 
         1978年3月2日,我推着同样的自行车,驮着同样的一个箱子,走进了陕西机械学院念书。
 
         之后的整整40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40年。我经历了整个中国从吃不饱穿不暖,迅速变成一个富饶社会的过程;同时,我也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40年来的大变革、大发展。
 
中外合作大学:
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新事物
 
        2008年,当我接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时,已在西安交通大学做了10年副校长,此间经历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学并校热……也参与了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的起步。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典范,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是中国经济社会改革过程中冒出来的一个新事物。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承诺开放教育市场,2003年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站在这个时间点,一方面西交大希望利用苏州的地理条件,搞一场国际化的教育探索;另一方面英国利物浦大学也有它的国际化战略;而苏州政府也希望西交大以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三方都有需求点,于是一拍即合。
 
        这个创举就这样产生了,然后由我来负责推进,包括代表西交大与苏州工业园区、与英方的各种谈判合作。2004年双方签协议,2005年批准筹办,2006年正式拿到办学许可……这个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也体现了教育变革过程中一波三折的曲折。
 
        为什么这个合作能够成功?首先是苏州工业园区具有天然的可能性。园区有这么多中外企业,需要研发人才。苏州本地缺乏理工科较强的院校,而西交大和英国利物浦正好在理工方面比较强,另外西交大的管理也很强,所以西交利物浦大学(简称“西浦”)正是从理科、工科、管理三个学科起步立校的。
 
        2006年9月,首批160多名本科新生入学西浦。
 
1小时深谈:
从“体制人”到“市场人”
 
        2008年,我受邀担任西浦执行校长,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抉择。
 
        按照协议,执行校长这个职位,必须由英国利物浦大学提名、由董事会聘任;也就是说,我需要从西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的岗位上辞职,变成“市场人”。
 
 
        按照我多年的习惯,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我必须要在战略上非常清醒:这件事有没有长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果有,战略上有什么风险?你有没有能力控制这个风险?就当时的西浦来说,关于学校本身的运转,我一点不怕;最大的风险是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问题:政府对这个学校怎么看?
 
        3月份的一天晚上,我从西安飞过来,从虹桥机场到苏州已经深夜11点了,我打电话给时任苏州独墅湖高教区高教办主任叶峰,他是直接支持这一块发展的负责人。
 
        我邀请叶峰到我住的酒店来,我对他说,我有可能全职到苏州工作,但是我必须弄清楚政府对这所学校的看法和将来的思路。
 
        我们俩聊了一个小时,他回家了,第二天一早我就飞回西安。我决定接受这个任命,于是这个重要决策就诞生了——因为政府很重视、积极支持这所学校,所以战略上不会有太大风险。
 
 
 
        从西交大辞职需要经过教育部认可。当中组部、教育部的领导正式找我谈话,征求我愿不愿继续在国立大学工作时,我当时跟他们讲了我决策的三个基本点:
 
        第一,西交利物浦大学现在看来还很小,弱不禁风,还有很多不成熟,但它是一座国际化的学校,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办学,拥有很大的空间。
 
        第二,既然是国际化,它可以全球整合资源,资源的限制要小很多。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是一个全球重塑教育的时代,给了新学校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让这所年轻的国际大学跟全世界最好的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去探索。而且它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叫做“后发优势”,没有包袱、没有负担、没有桎梏,又可以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领导听完后表示理解,“你是有抱负的人,我们没意见。”
 
西浦十年:
高等教育探索从1.0迈向2.0时代
 
        十年前,我们在办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遇到了很大挑战,那么西浦能否利用国际合作这个平台,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大学和教育模式?
 
         在西浦,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我们一直努力把美国教育的灵活性、英国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中国教育的重基础结合起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世界玩家、国际公民。
        这十年构成了西浦高等教育探索的1.0版本,我们走的还应该算比较成功:在教育上初步形成了创新型的“国际化专业精英”的培养模式;在大学运行上形成一种网络化、平台式的大学组织管理体系;在大学与社会互动和服务层面,初步形成了开放式的校园和大学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以及共生共享的生态体系;在对教育变革的影响上,建设了辐射和影响全国的教育领导力与前沿研究与培训基地。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在专业精英体系继续深化和完善的基础上,培养出能够站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肩膀上,驾驭未来新行业的高度复合型人才、具有跨文化领导力的世界公民。这种人才不是专业精英,而是行业精英。所谓行业精英,就是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行业知识,还要有整合能力、创造性以及管理和驾驭能力。
        针对这一命题,西浦正在开启高等教育探索的2.0版本,包括探索培养未来行业精英和业界领袖的“融合式教育模式”;探索未来新时代大学的概念和校园新形态;大学与社会共享共生创新社区的营造;通过教育研究与传播基地,更深远地实现西浦通过自身探索影响中国和世界教育发展的使命。
 
        可以说,西浦的探索是新时代全球化和网络化背景下中国高教改革的一个典型缩影,国家的快速崛起给予了高等教育工作者大力改革创新的基础和实力,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社会赋予了教育工作者创造的空间,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口述: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
文字整理:石露芸
新媒体:袁小婉
监制:王婧
 
(责任编辑: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