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www.cfce.cn www.hzbx.cn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是中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浙大国际化 > 综合信息 > 正文

举“大家”之力,破教育之痛——评《对话:探析十年教育痛点》

2019-03-19 23:11 作者: 中国教育报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浏览:
摘要:早春时节,气象更新。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出台,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战略规划图与施工进程图正在全面铺开。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早春时节,气象更新。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出台,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战略规划图”与“施工进程图”正在全面铺开。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一主线,聚焦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统筹实施各类工程项目和行动计划……”以问题导向确立实施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发展关键词。基于这一重大背景,《中国教育报》山东记者站副站长、《山东高校思政》主编张兴华,倾力推出新作《对话:探析十年教育痛点》(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可谓顺应时势之需,回答了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具有正本清源、引领启迪的意义。

  “痛”从何来?从面向一线的调查研究中找问题。作者长期从事教育观察、实践和研究,善于以多重视野、客观思维、中立身份进行思考研判。宏观来看,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过,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教育规模已位列世界首位,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够高,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教育观念仍然比较落后,对于教育外部发生的急剧变化不够敏感。具体而言,从事高等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的群体关注的热点话题,往往就是难点问题,就是教育痛点。这些痛点,有的是陈年痼疾,有的是新生病疣,但最终都成为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巨大“堵点”,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突出表现。

  在汇集“痛点”的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智库要素和多种调研手段。吸纳高等教育学、计算机、统计学等专业的博士组成科研团队,设计调查问卷,对热点问题再聚焦。通过全国会议、杂志发行和网络征集三条渠道,发放问卷6000份,收集有效问卷4326份。经过多次整理分析,最终遴选出最近十年高等教育领域十大最具代表性问题。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办学体制问题、民办教育问题、高职教育问题、高校行政化问题、学术腐败问题、师德建设问题、学校治理问题、教育手段现代化问题以及当下怎样当一名好教师问题。

  “痛”作何解?从教育“大家”的思考实践中寻启发。本书的最大亮点,就是遴选了对应课题研究的十位知名专家,以访谈形式为受众释疑解惑。十位专家包括顾明远、潘懋元、周远清、瞿振元、朱小蔓、刘献君、李志民、姜耀东、邬大光、林崇德,堪称当代中国教育“大家”。他们作出的诊断、开出的药方常常令人耳目一新且受益匪浅。这也是该书区别于一般著作的珍贵之处。比如,“全国教书育人十大楷模”“当代教育名家”潘懋元在面对高职招生难的问题时,以科学数据说话,纠正了以往普遍归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误解,并进一步指明收费高、就业难才是根源所在,这就要求政府增加对高职的投入、减轻高职学生家庭负担,强化高职院校设施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中央教科所原所长、德育专家朱小蔓在面对师德建设收效滞缓的问题时,以独特视角施策,强调师德建设是一项文化建设,要回归到“人”,回归人的生活和人身在其间的人际环境、情感氛围,寻找教师培养更为深层的东西。

  设置访谈对话形式,也使这些真知灼见得以“精准呈现”。在每一个课题采访之前,作者即进行大量案头研究工作,熟悉各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中提炼出普遍困扰与关键要害,把宏观问题具体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确保每一次对话不蔓不枝、直击命门。这种著述体例很好地避免了长篇大论的沉闷和冗繁,形成了富有节奏感的阅读体验。如对话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就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这一主题,作者精心凝炼出“为什么国外高等教育到中国来就水土不服”“中外高等教育的差异性及其背后影响因素是什么”“我国高等教育应该走一条什么道路”三个问题,从因到果,从解疑到对策,环环相扣。专家在解题过程中,精准解读、对症施策,自然而然产生很强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痛”将何去?从一言一行的精神风范中树信念。《对话》一书,在整体架构与内容布局上有其独特之处。相比一些学术访谈类书籍偏理性多艰涩的现象,本书从读者角度出发,针对每个专题精心设置了“专家传略”“核心观点”“对话全文”“作者札记”四个章节,将人物、理念、感悟融为一体,生动地展示出教育内涵发展与教育血脉传承的精气神。特别是在“作者札记”篇章中,作者以白描手法记录了采访过程中的点滴细节,传递着教育家们的情怀大义。风范立身,纸短情长。这些小札记,与大课题相映成辉,见仁见智见精神,犹如一团团火苗般昭示出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每一环——立德、立人、立业、立新。而这,亦是解困化痛的必备良方。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头脑,而是点燃心火。对话十位教育名家,探析十年教育痛点,开启的正是这样一条心路历程。

  (作者:张玉龙 王朝荣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

  《中国教育报》2019年03月18日第10版

(责任编辑: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分享收藏

联系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中外合作办学微信公众号:CRSEDU

中外合作办学总编辑(何曜)QQ:6851451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认证QQ群:258264403

中外合作办学研讨会QQ群:312766271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QQ群:348193713

中外合作办学自主招生QQ群:397108797

新浪微博: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邮箱:crsedu#163.com(#换@)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名单

教育部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名单

推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上海纽约大学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 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网 打造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信息服务平台!